一道选择题<秋水>中,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4 00:32:23
<秋水>中,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?
A 讥讽批评
B 倍加赞赏
C 学习仿效
D 有褒无贬
我开始选的是C,但是看了一个答案说选A.所以我也不知道哪个应该是正确答案了,请高手指教.

《庄子·秋水》有原文:
孔子游于匡(1),宋人围之数币(2),而弦歌不惙(3)。子路入见,曰:“何夫子之娱也?”孔子曰:“来,吾语女!我讳穷久矣(4),而不免,命也;求通久矣,而不得,时也。当尧、舜而天下无穷人(5),非知得也(6);当桀、纣而天下无通人(7),非知失也。时势适然(8)。夫水行不避蛟龙者,渔人之勇也。陆行不避兕虎者(9),猎夫之勇也。白刃交于前,视死若生者,烈士之勇也。知穷之有命,知通之有时,临大难而不惧者,圣人之勇也。由,处矣(10)!吾命有所制矣(11)!” 无几何,将甲者进(12),辞曰(13):“以为阳虎也(14),故围之;今非也,请辞而退。”

我们通读全文,不难看出此文作者对孔子那种随遇而安、任由天命的豁达,这正符合庄子“逍遥游”的思想,故此应该选D,而B、C九太过了。

A
《秋水》这篇文章节选自《庄子·外篇》中《秋水》篇的前部分。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,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,经过比较,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,如果骄傲自满,就难免贻笑大方。

庄子作为道家代表,在《庄子》一书中老是引用孔子的观点和事例.
庄子引用孔子的话暗含批评
比如<秋水>一文,借河伯之口夸赞孔孟,又借海神若来讽刺孔孟的渺小,道家的伟大

引用孔子的话,是借重古先圣哲或是当时名人的话,来压抑时论的。不过庄子的真意,并不是崇拜古先圣哲和当时名人的。他是利用世人崇拜偶像的观念,来借着偶像说话的。

有点打着“托古改制”意思。他有时借重黄帝,有时借重老聃,有时借重孔子;历史上的人物不够用,他便另造出许多古代的“乌有先生”来,让他们谈道说法,让他们互相辩论,或褒或贬,没有一定;但是每一个场合中,必然隐藏着一个庄子。你明白了某一古人的见解错误,你自己就当反省,看看有无同样的错误,你服膺了某一古人的理论正确,那知道这正确的理论,正同于庄子的所见?

自黄帝、老聃,以至于牛溲马勃,无一不是庄子行文的材料,他要用你为他充做什么,你就不得不随着他的意想笔端变做什么。就拿孔子一人来说吧:孔子在《庄子》书中,可说有数种人格;有时他把孔子抬得高高在上,做了庄子自身的代表;有时他把孔子放到次一等,和老聃、关尹差不多,(在《天下篇》中老聃